网站首页 > 行业新闻

物业非机动车管理方案

分享到:
点击次数:10098 更新时间:2025年08月22日09:20:19 打印此页 关闭
物业非机动车管理方案




一、管理目标

  1. 规范停放:杜绝楼道、大堂等公共区域乱停乱放。

  2. 消除隐患:预防电动车入户充电、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。

  3. 便利使用:提供基础充电、停放设施,满足居民需求。


二、 管理范围

小区内所有非机动车,包括但不限于:

  • 电动自行车(含电动摩托车)

  • 自行车(含共享单车)

  • 人力三轮车

  • 残疾人助力车

  • 儿童推车(需规范停放,通常不强制集中)


三、核心措施

  1. 分区管理

      • 停放区

        • 指定地面/地下非机动车集中停放点。

        • 划线标识停车区域,区分电动车、自行车。

        1. 禁停区

        • 楼道、电梯厅、安全出口等区域严禁停放(贴警示标识)。


      2. 充电管理
        • 统一充电桩

        • 在停放区安装防水充电桩。

        • 禁止私拉电线,发现飞线充电立即劝阻并上报。

        • 安全巡查

        • 每日检查充电设备及车辆状态。


      3. 车辆登记

        • 业主非机动车实名登记,发放停车标识贴。

        • 外来车辆临时停放需登记,超24小时需报备。


      4. 清理违规车辆

        • 每周巡查,对楼道违停车辆贴条警告,24小时未移走则集中清理至指定点。

        • 长期废弃车辆公示1个月后统一处理。


      5. 基础防盗

        • 停放区加装监控摄像头,张贴“监控覆盖”提示。

        • 鼓励业主自备车锁,物业不承担保管责任(明确告知)。


      四、执行流程

      1. 宣传告知

        • 张贴公告、业主群通知,说明新规及执行时间(建议预留7天过渡期)。

      2. 巡查整改

        • 保安每日2次巡查,发现违规立即拍照记录并通知移车。

      3. 违规处理

        • 首次警告,二次锁车,三次暂扣并通报批评。


      五、责任分工

      • 物业:规划区域、安装设施、日常巡查、违规处理。

      • 业主:配合登记、按规停放、安全充电、自管财物。


      六、成本控制

      1. 利用现有空地/闲置角落设置停放区。

      2. 充电桩选择基础款。

      3. 使用反光贴、喷漆划线替代昂贵标识牌。


      方案特点

      • 快速落地:无需复杂改造,侧重管理而非硬件。

      • 零容忍隐患:严控充电安全,杜绝入户充电。

      • 成本可控:利用现有资源,减少业主分摊费用。


      执行关键
      ✅ 持续宣传(微信群、公告栏定期提醒)
      ✅ 一视同仁(杜绝“熟人特权”)
      ✅ 保安培训(流程清晰、态度坚定)


      可根据小区实际情况调整细节(如增设雨棚、引入智能充电柜等),但重点在于严格执行,避免方案沦为“纸上谈兵”。

      上一条:物业人惊不惊喜?业主可以给物业“打分”了! 下一条:物业有偿服务明细菜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