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原则:巡查、沟通、协调、执行、预防
查阅工作日志/交接班记录:
回顾前一天未完成事项、夜班/早班保安/工程报告(如设备运行、异常情况、报修处理进度)。
检查值班记录、访客登记、监控异常等。
查看邮件、OA系统、业主微信群/APP上的最新信息、投诉、报修单。
梳理当日重点工作:
确定必须完成的紧急事项(如业主紧急报修、政府部门检查、重要设施维修)。
安排例行工作(如巡查路线、会议)。
处理待审批事项(如费用报销、采购申请)。
更新工作计划清单。
团队晨会 :
与各部门主管(保安、保洁、工程、客服)进行简短沟通。
传达公司或上级指示。
布置当日重点工作任务,明确责任人。
了解各部门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协调的事项。
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和服务标准。
查阅财务与费用情况:
快速查看物业费、水电费、停车费等收缴情况(了解欠费大户)。
审核前一日发生的费用支出。
公共区域:
环境卫生: 检查楼道、电梯厅、大堂、道路、绿化带、垃圾桶周边的清洁状况,垃圾清运是否及时,有无卫生死角。观察保洁员在岗及工作情况。
绿化养护: 检查草坪、灌木、树木的生长、修剪、浇水、病虫害情况。
秩序维护: 检查保安岗位值守、巡逻签到、仪容仪表、精神面貌。观察车辆停放秩序(有无乱停、占用消防通道)、外来人员/车辆管理。
设施设备外观: 检查路灯、指示牌、宣传栏、休闲设施、门禁、道闸等是否完好、清洁、正常使用。
设备机房/重点区域 :
供配电系统: 检查配电房环境(温度、湿度、清洁)、设备运行状态、仪表读数、运行记录(可抽查)。
给排水系统: 检查水泵房运行状态、水箱间卫生、阀门状况、有无跑冒滴漏。
消防系统:极其重要! 抽查消防栓、灭火器压力及完好情况、消防通道是否畅通、防火门状态、消防主机报警记录。确保消防设施随时可用。
电梯: 查看电梯运行是否平稳、轿厢内清洁、紧急呼叫按钮有效、维保记录张贴及按时执行情况。
监控中心: 检查监控画面是否清晰、覆盖无死角、录像保存正常、值班人员状态。
地下车库: 检查照明、通风、排水、标识、有无渗漏水、车辆停放安全。
装修管理:
巡查正在进行装修的单元,检查是否按审批图纸施工、有无违规行为(如拆承重墙、占用公共区域)、噪音控制、垃圾清运、安全防护措施。
记录与反馈:
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(如照明不亮、卫生死角、设备小故障、违规行为)详细记录在巡查记录本或APP上,拍照留存,立即通知相关责任人(保洁主管、工程主管、保安队长)进行整改,并设定整改时限,后续跟进。
业主/客户沟通与服务
接待来访/来电: 处理业主/住户的咨询、投诉、报修、建议。耐心倾听,做好记录,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,及时跟进并向业主反馈进展。
主动沟通: 在巡查过程中,主动与遇到的业主打招呼,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。
处理投诉: 优先处理紧急或重大投诉,调查原因,协调资源解决,做好解释安抚工作,避免升级。
APP/微信群管理: 及时回复业主在线上平台提出的问题、报修或投诉,发布重要通知,引导良性互动。
团队管理与协调:
任务分派与跟进: 根据巡查结果、业主报修和计划,向工程、保洁、保安、客服人员分派具体任务,明确要求和完成时间。
现场指导与监督: 在巡查或处理问题时,对一线员工进行现场指导,纠正不规范操作,确保服务质量。
跨部门协调: 解决部门间需要协作的问题(如工程维修需要保洁配合清理现场,保安发现设施问题需报工程)。
处理员工问题: 解决员工遇到的困难,进行必要的沟通和辅导。
公共工程维修管理:
审批报修单: 审核工程人员提交的维修申请(如涉及材料采购、外包服务)。
跟进维修进度: 特别是业主报修和紧急维修,确保按时按质完成。
检查维修质量: 对完成的维修项目进行抽检或验收。
协调外包单位: 与电梯、消防、绿化等维保单位沟通,安排工作计划,监督其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。
费用催缴与管理:
关注欠费情况,指导客服人员开展催缴工作。
处理业主关于费用的疑问。
审核日常费用支出单据。
文件与信息处理:
审批各类表单(请假、报销、采购等)。
阅读、处理、回复邮件和公文。
更新管理台账(设备档案、业主信息、合同、钥匙管理等)。
深化上午工作:
跟进整改: 检查上午巡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。
处理复杂问题: 集中精力处理需要深入调查、协调或决策的复杂事项(如邻里纠纷、重大维修方案、外包合同谈判)。
专项工作: 处理需要较长时间的项目性工作(如准备社区活动方案、撰写报告、预算编制)。
二次巡查/重点复查: 对重点区域或上午发现问题点进行复查。
会议与沟通:
参加内部会议(部门协调会、项目讨论会)。
与开发商、业委会、社区居委会等外部单位进行必要的沟通协调(根据实际情况安排)。
与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或接受指示。
总结当日工作:
回顾当日工作计划完成情况,检查未完成事项的原因,安排次日处理。
查阅各部门(保安、工程、保洁)提交的当日工作报告/值班记录。
快速巡查关键区域(如大门岗、监控室、主要出入口),确保交接班顺利。
填写工作日志/日报:
详细记录当日主要工作内容、发现的问题、处理结果、待办事项、重要信息。
汇总关键数据(报修量、投诉量、收费情况等)。
计划次日工作:
根据当日未完成事项和计划安排,初步拟定次日重点工作计划。
安全检查:
最后确认公共区域门窗、水电(非必要照明)、设备运行状态是否正常安全(尤其注意消防、配电)。
提醒夜班保安重点注意事项。
保持通讯畅通: 24小时手机开机,随时准备应对小区内发生的突发事件(如停水停电、电梯困人、火灾、治安事件、水管爆裂、业主紧急求助等)。
值班/备勤: 根据排班承担夜间或节假日的值班任务,处理值班期间的所有事务,启动应急预案。
灵活性是关键: 没有一天是完全按照计划进行的,突发事件(报修、投诉、设备故障)会随时打乱计划。优秀的物业经理需要具备极强的应变能力和优先级排序能力。
现场管理是核心: 坐在办公室发现不了真正的问题。大量的时间应该花在小区现场。
沟通是桥梁: 与业主、员工、外包方、上级、外部单位的有效沟通是做好工作的基础。耐心、同理心、清晰表达非常重要。
记录与闭环: 所有发现的问题、收到的投诉报修、安排的工作都必须有记录、有跟踪、有结果反馈,形成闭环管理。
预防性维护: 通过日常巡查和计划性保养,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,比事后维修成本低得多,业主满意度也更高。
安全是底线: 消防安全、用电安全、人身安全、设施设备运行安全是物业管理的重中之重,必须时刻绷紧这根弦。
团队协作: 物业经理无法独自完成所有工作,必须依靠并带领好团队(保安、保洁、工程、客服)才能有效运转。
利用技术: 善用物业管理系统、移动办公APP、监控系统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透明度。
具体执行要根据小区的具体情况(新旧程度、规模、档次、业主要求、管理重点)以及物业经理的个人风格进行调整。核心目标是保障小区安全、整洁、有序运行,高效响应业主需求,提升居住体验和物业资产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