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日常管理措施
明确停放区
地面/地下设置专用停车区(带充电桩),标识清晰;
单元门厅、楼道、消防通道划为禁停红线区。
智能管控
电梯加装阻车感应系统,禁止电动车入梯;
重点区域增设监控摄像头,24小时记录违规行为。
巡查机制
保安每日3次定点巡查,发现违停立即清理;
物业APP开通“随手拍”举报通道,核实后奖励积分。
4. 宣传与奖惩
业主群/公告栏每月曝光违停车牌号,屡犯3次以上者公示警告并报消防部门。
设置“规范停放标兵奖”,季度无违停楼栋减免部分物业费。
首次违规
→ 张贴《移车通知单》+APP推送警告
三次以上
→ 锁车(车主签承诺书后解锁)
拒不整改
→ 公示违规记录+暂停充电桩权限
威胁安全
→ 报消防部门强制拖移(费用业主承担)
| 场景 | 响应措施 | 时限 | 
|---|---|---|
| 电动车起火 | 2. 用干粉灭火器扑救 3. 火势扩大立即报119并关闭电闸 | |
| 堵塞逃生通道 | 2. 联系不上车主立即破拆清障 | |
| 暴雨淹充电桩 | 2. 沙包围挡+排水泵启动 | 
《消防法》第28条:禁止占用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。
《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第37条:禁止在楼道充电,违者最高罚1万元。
《民法典》第286条:业主拒不整改,物业可起诉并要求承担清障费。
方案特点:
✅ 责任到人:每环节明确执行主体
✅ 闭环管理:从预警到执法全流程覆盖
✅ 依法合规:直接关联处罚条款
✅ 快速响应:应急事件30分钟处置
✅ 执行要点:每月公示违规案例+整改率,联合社区/消防开展安全讲座,提升业主意识
每季度消防演练:模拟电动车起火应急处置,培训保安使用消防设备。
硬件升级:年度预算增设室外充电棚,逐步满足100%停放需求。
联动执法:联合社区/消防部门季度整治,对拒不整改车主处罚款(依据《消防法》第60条)。
提前公示:方案经业委会表决后公示7天执行
人性化过渡:首月违规仅警告,同步增设临时停放区
联动机制:与社区/消防建立违规信息共享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