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京报讯(记者 姜慧梓)寒冬将至,煤炭和电力供应却频现紧缺信号。虽然“一刀切”的拉闸限电已被叫停,但煤炭、电力整体供需偏紧的形势必须正视。近期,国家各层面各地方及相关部门和企业均对今冬明春的煤炭、电力供应作出表态,政策相继落地。
10月8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今冬明春的煤炭、电力供应,作出六点安排,包括增产增供、电价调节、遏制“两高”盲目发展等。10月11日,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率队调研国家能源集团,从上游供给侧入手,提出加快释放产能、加大煤炭供应。10月12日,国家发改委发布进一步深化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,从下游需求侧入手,通过调节电价进而调节市场需求,理顺“煤电”关系。
同时,自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以来,作为能源“国家队”的多家央企和全国多省份均已表态,全力抓好今冬明春保供工作。
今年以来,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涨,国内电力、煤炭供需持续偏紧,多种因素导致近期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,已经影响正常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。对此,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要求,做好有序用电管理,纠正有的地方“一刀切”停产限产或“运动式”减碳,反对不作为、乱作为。
企业用电成本有所增加,居民电价水平不变
10月12日,一份被官方视为“电力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”的文件发布。这份名为《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》对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部署加以落实。
保供大省增产增供,内蒙古核增煤炭产能近亿吨
电力的上游是煤炭生产与运输。近一段时间,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,国内煤炭需求超预期增长,助推煤炭价格走高。
能源“国家队”表态,多地要求确保群众温暖过冬
寒冬将至,民生用能需求增加,多地多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已经表态,坚守民生用能保供底线,坚决避免压限居民用能的情况发生。
这场自9月下旬开始,从华东、华南一路北上至华北、东北的“电力供需紧张潮”已经席卷20余地,严峻程度为近年之最。
早在今年4月,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就指出,针对电力供需形势的新变化、新特点,国家能源局已经深入研究完善电力供需平衡预警机制,加强对全国各地今年和未来三年的电力供需形势预测预警,合理安排电源建设,提前做好应急预案,确保有关重点地区迎峰度夏、度冬期间电力平稳有序供应。
可见,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电力短缺并非一日之故。破解疫情后经济快速恢复、用电负荷攀升、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等多重背景下的供需失衡仍需时间。